
友達をフォローして 最新情報をチェック!
QRコードをスキャンしてください
公開 ・ 04.30
2025.04.30 (Wed)
音楽shisho 我第一次聽〈暗流〉是在某年無意間聽到,當時還沒有什麼太特別的感覺,只是覺得前奏好漫長;後來第二次聽是在讀 KURUMA 的《流》,當時他在後記寫到:「這幾年,行入仝款的社會,賺著滿腹的怨慼,欲按怎對你來解釋。」我突然覺得要再去聽一次,但我卻依舊沒有辦法真的聽懂這首歌。 大概是今年大港的緣故,突然對拍謝少年有了很大的興趣,年初聽《噪音公寓》就很喜歡,但是往前三張專輯確對我來說都依舊不溫不火──直到四月底,甚至可以說是這週二(04/29)的時候,本來在聽 Lana Del Rey 的《Born To Die》跟《Norman Fucking Rockwell!》,還有 Lady Gaga 時,我突然有種很奇怪的感覺,一種我想要暫時逃離這個當下、逃離這個語言的感覺。 可能也跟我剛看完 KURUMA 的《暗光》有關係吧,我突然很想聽拍謝,我突然很想聽〈暗流〉,然後在我帶著有線耳機點下串流播放鍵的那一個瞬間,我突然聽懂這首歌的前奏──我好像感受到內心某個已經碎掉的部分被潮水洗清,我好像知道那兩分鐘的前奏是什麼。 我閉著眼睛不知為何的落淚。
「這幾年,行入仝款的社會,賺著滿腹的怨慼,欲按怎對你來解釋。」
拍謝少年・〈暗流〉(2017)